【1月12日】民主黨正式提交彈劾侵侵議案,美股借勢調整,道指跌89點或0.29%,標指跌0.66%,納指跌1.25%。政治爭鬥再引起美股不安,標指升至3820阻力又要回頭,動能上仍然未夠強進行突破,但開始有想向上突破之勢,本週開始美股將步入業績期,且看能否為標指帶來一些新動力。納指動能上較標指為佳,短期受制13180頂部阻力,上升空間較細情況下顯得有些力不從心。
侵侵呼籲支持者抗爭,引發了衝擊國會事件,侵侵只剩10日任期也遭到彈劾,由於10日會移交總統權力,侵侵已是一隻無牙老虎,事件應無實質影響。社交媒體封殺侵侵帳戶,引來各方指責,Twitter, Facebook股價急挫,打擊了科技股氣氛。
現時焦點不應被模糊化,美國每日新增確診個案超過30萬,假期間大量美國人出外旅遊,大大加重了疫情,在新增職位不停縮減情況下,料拜登上台後會立即加碼刺激經濟,在「再放水」的預期下,美股仍是大漲小回格局。本週財政部將發行380億美元的10年國債、240億美元的30年國債,更誇張是要賣出創紀錄的580億美元3年國債。現時10年債息升至1.15厘,對債券需求疲弱,若拍賣成績不理想,或許成為月底美聯儲入市買債的新借口。
美元回升,美匯重返90.52水平,投資市場動盪不安,水能載舟亦能覆舟,BTC年初繼暴升40%創出41982美元高位後,兩日最多跌過28%。暴升暴跌不知又有幾多身家轉移,BTC背後沒有任何資產backup,純粹炒供求,英國監管警告投資者小心「血本無歸」。
近月內地大媽興起「炒股不如買基金」,去年投資主題多,理財產品風雲再起。基金界順利「開門紅」,週一再有14隻新基金上市,結果5隻首日便沽清,成功吸金過千億元,年初至今這批新基金吸資已達2500億,較去年更旺場。據Wind數據,今年首季將有395隻新基金會陸續出台,這些新基金在市場吸資後,最終又將資金投入A股當中,去年內地新基金吸資金額高達3.16萬億。
資金流入推動恒指進一步上升,恒指保持一級高於一級走勢未變,週一升破28000後高見28176回落,最終以27908收市,成交2541億。港股有明顯資金流入推升,不過短期要面對超買問題,如何消化超買成為急務。隨著內地基金熱賣,熱錢只會越來越多,月初至今僅是過了11日,但北水流入買港股金額已達889億,已多於去年12月份的846億,似乎今月有望戰去年3月淨流入1609億的高峰值。
在外資及陸資同時增持下,筆者仍十分看好首季港股,在大落後情況下,港股今年可望有較理性表現。恒指自2018年2月見過31978高位後,經過3年向下發展,形成一條下降阻力軌,該阻力線剛好降至27700,上週五已是3年來首次升穿,後市便要看能否守於其上。從走勢上,恒指自3月見底回升後,走勢呈一浪高於一浪,升破28000後只要企穩27700,估計便要挑戰2020年初的29174高位。
雖然恒指破頂,但板塊呈個別發展,BTC大幅下挫,資源股跟隨有明顯回調,車股仍是穩健板塊,12月乘聯會公佈新能源車銷量達21萬部,同比增53%,比亞迪(1211)再出新車,股價升破256元再創新高,至於東風(489)升至10元遇阻後出陰,呈慢升格局。
希望大家多一點👍及多share支持一下🙏
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
#圖太郎